根据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管理细则》相关要求,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组织开展2020-2022年度“青年人才托举工程”申报及选拔工作,经资格审查、初选函评和终选会评三个阶段,对申报人员进行遴选。现将遴选结果进行公布,接受社会监督。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(2021年2月26日至3月4日)。如有异议,请于公示期间以书面形式提出。
拟推荐人员名单
序号 |
姓名 |
性别 |
出生年月 |
工作单位 |
研究领域 |
推荐专家 |
1 |
周乐明 |
男 |
1989.11 |
湖南大学 |
大功率电能变换与控制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 |
罗 安 曾 嵘 张 波 |
2 |
辛 振 |
男 |
1988.11 |
河北工业大学 |
宽禁带功率半导体器件封装与应用 |
杨庆新 樊明武 崔 翔 |
3 |
张 岳 |
男 |
1988.10 |
山东大学 |
新型高功率密度高效高速电机系统研究与应用 |
唐任远 王秀和 肖 曦 |
4 |
李 勇 |
男 |
1990.01 |
西南交通大学 |
轨道交通无线供电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|
何正友 |
5 |
李忠磊 |
男 |
1989.10 |
天津大学 |
高电压与绝缘材料 |
荣命哲 丁立健 唐 炬 |
参与评审专家名单
序号 |
姓名 |
工作单位 |
研究领域 |
1 |
韩英铎 |
清华大学 |
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、控制与优化规划。 |
2 |
关永刚 |
国家基金委电工学科 |
高电压与绝缘技术。 |
3 |
温旭辉 |
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|
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技术。 |
4 |
张卓然 |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|
多电全电飞机机载电源系统和特种车辆车载发电与电驱动技术。 |
5 |
李武华 |
浙江大学 |
电能数字化转换与智能化调控。 |
6 |
董新洲 |
清华大学 |
电力系统继电保护。 |
7 |
管霖 |
华南理工大学 |
电力系统规划; 电力系统可靠性; 交直流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;配电自动化与微网;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。 |
8 |
李盛涛 |
西安交通大学 |
电介质理论及其应用、电气功能材料及器件的研究、极端条件下的绝缘材料和绝缘技术。 |
9 |
邵涛 |
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|
高电压绝缘技术;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;脉冲功率技术。 |
10 |
鲍晓华 |
合肥工业大学 |
电机设计理论和技术、电机电磁场理论分析及计算、大型电机及高速电机的可靠性技术。 |
11 |
史黎明 |
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|
电机分析和驱动控制技术、电力电子变流技术、高速磁悬浮技术、城轨磁浮牵引技术。 |
12 |
王军华 |
武汉大学 |
配网智能在线监测、新能源储能、无线电能传输、电力新材料等。 |
13 |
伍小杰 |
中国矿业大学 |
电机控制与保护、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等方面。 |
14 |
武建文 |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|
电器智能控制与故障诊断;电器开关电弧理论;电能质量控制和新能源技术。 |
15 |
黄守道 |
湖南大学 |
风电场并网控制及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; 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技术、特种电机设计及驱动、复杂机电系统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等方面。 |
16 |
康忠健 |
中国石油大学 |
电力系统(微电网)分析与控制;配电网故障检测与诊断;新能源发电及柔性输配电技术;脉冲功率技术与应用。 |
17 |
刘健 |
陕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|
配电自动化、配电网规划、配电网继电保护。 |
18 |
束洪春 |
昆明理工大学 |
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稳定控制。 |
19 |
严干贵 |
东北电力大学 |
风电/光伏联网规划、运行控制;大规模储能应用;电力电子化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。 |
20 |
迟庆国 |
哈尔滨理工大学 |
高储能密度聚合物基绝缘介质与器件;电力电子器件封装绝缘材料;高压直流绝缘结构电场分布调控技术新型快速。 |
21 |
陈庆国 |
哈尔滨理工大学 |
高电压绝缘、新型电气绝缘材料;电气设备绝缘检测与诊断技术;电工理论与新技术。 |
22 |
董冰冰 |
合肥工业大学 |
开关及成套装置研制;恶劣环境下输变电装备外绝缘放电试验与理论;电力设备在线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。 |
23 |
汪沨 |
湖南大学 |
高压电力设备在线监测理论与方法;高压电力设备绝缘与试验技术;气体放电理论与应用;智能配电网。 |
24 |
黄兴溢 |
上海交通大学 |
聚合物的电学性质调控;高功率密度电能存储材料与器件及其在电力、舰船、电气化交通中的应用;能量转化、捕集微系统及其在电力设备检测与诊断中的应用;导热绝缘材料及其在电力电子热管理、5G技术中的应用;高压电缆绝缘及半导电屏蔽材料。 |
联系人:付艳东
传真:010-63256997
邮箱:fyd9399@163.com
地址: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